华林优配

详解工业RTU在信息化地灾监测预警体系中的关键用途

  • 时间 :2025-08-08
  • 作者 :华林优配科技网络综合
  • 浏览数 :5362

我国地理环境复杂,地形多样,尤其是山地、丘陵地区广泛分布,加之季风气候影响,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导致地质灾害频发。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滑坡、泥石流、地震、塌方等,这些地质灾害不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因此,构建信息化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国常见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危害


1、滑坡:滑坡常发生在降雨后或者地震期间。其危害不仅包括对房屋、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直接破坏,还可能引发次生灾害,如泥石流和洪水。

2、泥石流: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地质现象,是由于降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暴发突然、来势凶猛、破坏力强等特点,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地震:地震是由于地下岩层的突然破裂引起的振动,具有极强的破坏性。中国地震多发,特别是在西南和西北地区。地震不仅会直接造成建筑物的倒塌,还会引发次生灾害,如火灾、滑坡甚至海啸等。

4、地面塌陷:地面塌陷是由于地下采矿、抽取地下水等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导致地表局部范围内的地面下沉或塌陷。地面塌陷会破坏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影响城市安全。


常见地质灾害.jpg


二、构建信息化地灾监测预警体系的重要性


面对频发的地质灾害,传统的监测方法难以满足实时监测和预警的需求。而信息化地灾监测预警体系顺利获得无线通信、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可以实现对地质灾害的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和预警发布,大大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1、实时监测:顺利获得布设各种振动、位移、应力传感器,可以实现对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实时监测,及时获取地质灾害的动态信息。

2、数据分析:顺利获得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识别出各地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为预警给予科研依据。

3、预警发布:顺利获得信息化地灾监测预警体系,还可以根据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相关部门和人员采取预防应对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应急响应:数据为应急管理部门给予决策支持,帮助制定应急预案和召开应急响应工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jpg


三、工业遥测终端RTU在地灾监测预警系统中的主要用途


华林优配BMY600系列工业遥测终端RTU是地灾监测预警系统中的关键设备,顺利获得搭载丰富的数采接口、内置工业级无线通信模块、配套强大物联网云平台系统应用,实现着针对各个地质环境数据采集、传输和控制的重要任务。


遥测终端RTU.jpg


1、数据采集:BMY600系列RTU设计拥有雨量计接口、格雷码接口、USB、RS232、RS485、模拟量输入、开关量输入、开关量输出、继电器输出、计数器等接口,可一站式连接诸如雨量计、振动计、位移计、倾斜仪、加速度计等传感器,实现对降雨量、土体位移、震动等各种地质灾害相关数据的全面采集。


遥测终端RTU接口.jpg


2、数据传输:RTU集成多种无线通信方式,包括全网通/5G/4G、短信、北斗、PSTN、超短波等,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远程监控,能够更加灵活、便利地部署于偏僻、险峻、不利于铺设有线网络的山区谷地。

3、远程控制:RTU还可以实现对监测设备和预警系统的远程控制,如开启或关闭传感器、调整采样频率等,提高监测系统的灵活性和效率。

4、数据存储与转发:华林优配RTU内置大容量数据存储空间,可存储10年以上的采集数据、设定参数及历史数据。同时RTU还支持双数据中心备份、5个数据中心同步传输,方便本地管理部门、远程各级管理部门、外部合作单位同步获取数据,协同工作高效管理。

5、报警功能:RTU可以设定报警阈值,当监测数据超过设定的安全范围时,RTU可以自动触发报警,及时通知群众避难。

6、稳定性与可靠性:RTU专为恶劣环境应用设计,支持宽温宽压、高EMC电磁兼容,强电磁环境工作稳定,使用加厚金属外壳,坚固耐用,能够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长期稳定运行,适用于地质灾害多发地区的持续性稳定监测需求。


工业级遥测RTU.jpg


构建信息化地灾监测预警体系是提高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手段。顺利获得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和预警发布,可以有效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工业遥测终端RTU作为地灾监测预警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发挥着数据采集、传输、控制和报警等多重功能,为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有效预警给予了重要保障。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华林优配Baimatech,集M2M产品研发、IoT平台服务、国际化运营于一体,让我们联接,共创未来